在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金融如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成為所有金融機構共同的重要議題。在龍泉看來,保險作為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發揮好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的作用,更要做好推動鄉村經濟發展的助力器。
“在集團‘三村工程’指引下,我們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事業,立足保險主業主責,依托平安集團‘綜合金融+醫療養老’資源優勢,聚焦服務‘三農’,全力做好鄉村的金融“五篇大文章”,助推鄉村全面振興。”龍泉進一步闡述平安產險服務鄉村振興路徑,具體而言就是以科技金融助力鄉村數字化建設,以綠色金融助力鄉村生態振興,以普惠金融支持鄉村產業發展,以養老金融助力完善鄉村養老保障體系,以數字金融助推鄉村保險服務更精準。
一組數據展示了平安產險以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務鄉村全面振興的成效。截至2025年6月,平安產險已累計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建立3566個黨建共建點;已在全國落地682個產業振興項目,有效帶動約187萬農戶增收約152億元。
龍泉表示,“鄉村振興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關鍵任務”。他認為,在產業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組織振興、人才振興的“五大振興”中,核心是產業振興,“產業振興是推動鄉村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
在以普惠金融支持產業振興的分享中,龍泉介紹了平安“九強”全產業鏈幫扶模式,即通過“產前”辦培訓、增信用、貼利息,“產中”建設備、搭平臺、兜風險,“產后”深加工、樹品牌、助銷售,助推農業增效、農村增活、農民增收。
他還分享了湖北荊州蝦藕共作以及湖南岳陽水產生態圈兩個具體的產業幫扶案例。“在湖南岳陽,我們打造了‘六位一體’智慧水產生態圈,以保險串珠成鏈,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助力養殖戶扭虧為盈。有一位養殖戶從虧損70萬元到盈利150萬元。”龍泉說。
在綠色金融方面,平安產險推動綠色保險產品創新,推出碳匯保險、古樹名木保護保險、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森林保險等產品,助力鄉村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今年,在“兩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之際,平安產險正式發起“平安古樹名木守護行動”,持續開展為古樹名木提供專屬保障的公益活動,切實守護綠水青山。在全國,平安產險已開發14款古樹名木定制化保障產品,覆蓋北京、廣東、湖北、山西、江蘇、江西、四川7個省市2.32萬株古樹名木。
科技金融方面,平安產險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賦能防災減損和快速理賠等,致力于打造“科技型、服務型”農險。”龍泉補充說,“我們推出業內首款一站式惠農服務平臺‘平安愛農寶App’。目前平安愛農寶已有超100萬農戶用戶,并上線了少數民族語言版本,覆蓋藏語、維語、蒙語、哈薩克語4種方言,把更便捷、更有溫度的金融服務送到雪域高原農戶身邊。”
養老金融方面,平安產險推出針對農村居民的養老保險產品,通過“保險+健康管理”模式,為農村老人提供醫療保障和健康服務。數字金融方面,平安產險打造承保理賠“雙精準”模式,打造“六張圖”,助力農險精準守護“三農”。
“我們有信心、有能力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平安產險將牢記‘金融為民’使命初心,通過‘保險+科技+服務’模式,創新保險產品,加強科技賦能,提升服務質效,全力服務鄉村振興。”龍泉表示,鄉村振興離不開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平安產險愿與各方攜手,持續豐富保險供給,創新服務模式,共同繪就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
稿件來源:平安產險遼寧分公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