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乳業代表、也是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乳制品合作伙伴,伊利集團于7月27日主辦“智鏈全球·質創未來——真AI牛奶生態創新論壇”。
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出席論壇并致辭。會上,硅谷知名投資人、Founders Space創始人Steve Hoffman,伊利歐洲創新中心科學總監Dr.Matthias Eisner,Intellegens Ltd高級AI科學家Dr.Bogdan Nenchev,劍橋大學博士Christos Margadji,伊利集團相關部門負責人等,從各自深耕的領域出發,就數智化發展發表了精彩的演講。
作為本次論壇的壓軸環節,伊利攜手多家海內外企業、科研機構共同啟動“全球智鏈生態圈”,宣告全球首個聚焦人工智能與產業全鏈路融合的產業協作組織正式成立。
“全球智鏈生態圈”啟動現場
突破發展邊界 構建“全球智鏈生態圈”
據了解,“全球智鏈生態圈”由伊利集團聯合新華網、特贊、亞馬遜、阿里云、騰訊、聯想、SSG、復旦大學8個組織機構共同發起,旨在推動AI技術在生產、供應鏈、消費體驗等環節的深度融合,推廣先進的AI應用模式與經驗,引領行業升級。
據介紹,聯盟成員將聚焦AI技術在乳業生產、質量管控、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應用研發,推動技術創新與突破;開展AI技術培訓與交流活動,培養乳業AI專業人才;參與制定乳業AI應用相關標準與規范,推動行業標準化發展。
伊利集團高級執行總裁劉春喜致辭
對于“全球智鏈生態圈”的建立,伊利集團高級執行總裁劉春喜表示:“數智化升級不能靠單打獨斗,AI有助于打破數據壁壘,促進跨行業、跨企業數據要素流通與協作。構建開放共享的AI生態圈將重構行業數智化發展格局。我們相信,聚多方之力,方創無限可能,共同實現‘智能時代,同球共濟’。”
“智能體深度賦能,正是傳統產業躍升未來的數字引擎。”聯想集團高級總監、聯想企業科技集團方案事業部總經理畢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真正的AI轉型需要科技企業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聯想與伊利的合作為例,這幾年我們在數智化轉型、智能制造、供應鏈優化等多個維度都有深入的協同實踐。最近,我們還聯合制作了一部企業紀錄片。 ”
何廣智演出現場
擴展“數智生態圈”釋放跨界新動能
作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引領者和參與者,伊利敏銳感知行業環境變化和消費需求變化,伊利很早就全速啟動數字化戰略,通過打造全鏈條覆蓋、全場景滲透、全方位互動、全品類共享的“四全運營體系”,將數字化技術引入到業務的上中下游環節中,全面賦能奶業轉型升級。
大會期間,伊利三個展臺集中展示液態奶、酸奶、冷飲產品和重點新品
在養殖環節,每一頭奶牛都擁有一張“數字身份證”,每滴牛奶都帶著數據的“指紋”。比如通過智能項圈可以24小時監測奶牛的體溫、步數、反芻次數、躺臥時間,甚至心情狀態;
在原奶調配環節,采用智能算法連接奶源與工廠,優化物流路徑,24小時送達率大大提升,同時節約整體成本,提高盈利能力與消費滿意度;
在供應鏈環節,伊利通過大數據和AI算法,實現從訂單預測到物流調度的全程智能化。比如系統可預測某一區域的牛奶需求量,并自動調整生產和配送計劃;
在市場溝通環節,伊利打造的YILI—AI大模型,可以洞察用戶需求痛點,做到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提升品牌競爭力。這些針對不同場景的實施成果,充分體現了伊利數字技術解決方案的高效性和社會價值。
目前,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工業板塊中的重量級項目——伊利智造體驗中心、奶粉全球智造標桿基地、液態奶全球智造標桿基地及敕勒川生態智慧牧場均已投入使用。其中,敕勒川生態智慧牧場的“全智能無人牛舍”,日處理鮮奶能力達到6500噸的伊利全球液態奶智造標桿基地,以及匯聚多名院士、百名行業專家的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都使伊利成為深化全球資源合作、乳業數智化深度應用的標桿和典范。
對于此次“全球智鏈生態圈”的發起,業內人士認為,這將催生跨產業協同創新網絡,這一開放共享平臺有望在降低運營成本、推動綠色發展、增強供應鏈韌性等方面顯現成效,既為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躍升注入持久動能,也以中國實踐,為世界提供可復制的數智樣本。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