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9月25日電(記者吳叢司)當前金融科技行業發展日益聚焦技術底層能力,奇富科技2025年第二季度財務業績顯示,今年二季度,奇富科技旗下的數字信貸解決方案服務商奇富數科實現金融科技賦能的放款量同比增長150%,這背后離不開信貸智能體“效率提升”的支撐。
奇富科技高級副總裁、首席風險官鄭彥近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公司自主研發的信貸智能體已進入內部深度應用階段,該智能體不僅能有效整合稅務、發票等傳統數據,更創新性地引入視頻分析等多模態技術,構建起“數據采集-信用建模-資金投放”的全鏈條技術底座。
技術破局:信貸智能體攻克小微風控盲區
(相關資料圖)
“我們正在做的,是將原來的能力全部整合在信貸智能體中,為未來輸出做準備?!编崗┍硎荆撝悄荏w并非傳統的單一功能模塊,而是集成了多模態技術、自動建模和策略分析的復雜系統。
該智能體由端到端授信決策智能體、小微企業信用評估、AI合規助手、AI決策助手、AI審批官等模塊構成,目標是為銀行精準匹配信貸能力,實現“技術與業務雙提升”。
鄭彥分享了一個具體案例:一家小微企業近12個月只有3個月的稅票信息,按照傳統風控標準根本無法準入。此時,如果通過前端人員采集錄制店面視頻,經過信貸智能體的視頻分析技術逐幀分析后,可以補充客流量、經營情況等關鍵信息,形成對傳統征信數據的有效補充,從而使該企業獲得授信成為可能。
“智能體能夠自動完成此前需要人工提取表格、編寫程序才能實現的數據分析,不僅極大提升了效率,還能直接決策。”在鄭彥看來,這種端到端的自動化決策能力,正是信貸智能體的核心價值。
鄭彥認為,信貸智能體的核心創新還在于其底層算法的根本性變革。他透露,奇富科技團隊在模型優化方面采用了獨特的“思維鏈”數據訓練方法。不同于傳統模型只學習非黑即白的違約標簽“0”和“1”,信貸智能體還學習并理解業務、風險策略團隊的復雜決策邏輯,從而顯著提升KS值(好壞樣本之間累計分布的差值)等風控模型指標,實現風險評估精準度的顯著提升。
產品落地:“臺青創業貸”打造特色化服務樣本
在奇富科技的信貸智能體中,“小微企業信用評估”作為其中一個關鍵模塊,已實際應用于“臺青創業貸”產品中,并完成對首批三家在閩臺企的評估與授信。鄭彥表示,這是信貸智能體在業務場景的一次具體實踐,為“數據變信用、信用變資金”提供了高效的實現路徑,為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提供了特色化服務樣本。
“我們在走訪調研中發現,小微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面臨兩大核心痛點?!编崗┲赋?,一是數據分散難以整合,二是傳統風險模型存在“幸存者偏差”,難以精準評估新客群。
針對這兩大痛點,“臺青創業貸”給出了針對性解決方案。該產品不僅整合了企業經營、納稅等傳統數據,更得益于福州自貿片區的助力,創新性地納入了福建特有的《臺胞臺企金融信用證書》及福建本地產業園區協同數據,初步打通了兩岸信用數據的銜接壁壘,實現“數據—信用—資金”的價值轉化。
目前,首期“臺青創業貸”已完成三家臺企的評估與授信,單戶最高授信額度50萬元。鄭彥強調,此次合作不僅是數據對接的起點,更是打破不同部門間數據壁壘的積極探索。企業數據常分散于稅務、園區等不同系統,整合難度大。若能構建統一的數據平臺,將極大賦能小微企業,進一步提升產融融合效率。
在模型適配性方面,“臺青創業貸”依托的“小微企業信用評估”模塊通過行業分類與特征細化,實現差異化風控。該模塊首先對借款企業進行行業分類,依據行業特性(如周轉率、利潤率等)構建評估維度,再結合企業具體特征進行風險定價與額度核定。此外,模型還通過持續學習與樣本邊界拓展,逐步優化對陌生客群的判斷能力,盡可能避免因訓練樣本偏差導致的模型失真。
在創業賦能上,奇富科技規劃了“技術+資源”雙軌支持方案。一方面,在奇富科技設立“臺青實訓基地”,為臺青創業者提供AI風控、數字金融等核心領域的技術培訓;另一方面,推動建立“閩臺金融科技創新聯盟”,聯合在閩臺資銀行、臺商協會等搭建長期合作平臺,逐步形成“信用評估體系+創新金融服務體系+健康供應鏈體系”的產融生態圈。
戰略轉型:加速向金融機構輸出AI能力
“臺青創業貸”的推出為奇富科技向金融機構輸出技術提供了重要案例。鄭彥表示,該產品所依托的信貸智能體已經開始向城商行、農商行等金融機構輸出,幫助銀行實現信貸決策的智能化轉型。
“我們的目標是向金融機構輸出AI能力,這將構成未來輕資本模式的核心?!编崗┍硎尽?/p>
鄭彥介紹,信貸智能體的一個模塊叫AI審批官,已有銀行對該技術表現出濃厚興趣。傳統銀行有數千個坐席完成人工審核財報數據和手填信息等工作,而AI審批官通過多模態融合識別技術,可T+0輸出定額建議、自動標注可疑點,秒級完成標準化批量核驗,讓審批人員從“重復勞動”中解放,專注于最高階的風險判斷,效率提升數倍。
奇富科技2025年第二季度財務業績顯示,今年二季度,奇富科技旗下的數字信貸解決方案服務商奇富數科實現金融科技賦能的放款量同比增長150%,這背后離不開信貸智能體“效率提升”的支撐。
鄭彥表示,奇富數科AI戰略輸出的目標客群主要是城商行和農商行。2025年以來,其與廣東華興銀行、興業消金等20多家金融機構在AI方面展開合作。
2025年4月底,奇富數科與廣東華興銀行簽署“AI+金融戰略合作協議”,聚焦營銷獲客、風控審批、決策分析等關鍵領域,將奇富信貸智能體的“專家級”能力注入銀行系統。依托奇富科技真實信貸場景積累的“數據飛輪”(規模化高質量數據)、動態實時更新的結構化金融知識圖譜、多模態數據感知與融合技術,以及長鏈路推理引擎+強化學習機制,銀行可實現“決策智能”與“自我進化”的持續提升。
鄭彥展望,信貸智能體技術的成熟將推動整個行業向智能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隨著AI技術不斷迭代,金融科技公司與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模式也將迎來新的變革契機。